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高危人群如果未能在48小时内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疾病可能发展成肺炎、重症等,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快就医。
流感(Influenza)与普通感冒不同,它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300万至500万例重症和29万至65万例死亡。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严重性。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鼻涕、鼻塞、咽干、咳嗽等症状,成人很少发热或低热。而流感的症状则更为严重,轻者类似感冒,重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肺炎、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及时用药,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例如,儿童可能因未接种疫苗而死于流感,老年人也可能因看似普通的感冒而病情急剧恶化。鉴别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准确的方法是病原检测,但如果没有条件进行检测,可以通过症状差异来初步判断。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对于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的人群、孕妇、产后2周内的妇女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风险更高。肺炎类型包括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和混合感染性肺炎。此外,流感还可能引起心脏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肌肉骨骼并发症、中毒性休克等。
在流感高发季节,家庭可以准备一些自测试剂和少量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这两种药物都能有效缓解症状,但玛巴洛沙韦降低病毒载量的速度更快。出现流感相关症状时,在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自救。此外,家中还可以备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以应对发烧症状。
对于健康成年人,若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等症状,且所在地区有流感病例,可疑诊为流感。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通常会在3天内好转,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到14天。若有并发症或症状持续进展,应及时住院治疗。高危人群无论症状轻重都建议接受抗病毒治疗,非高危人群但会接触高危人群也应考虑治疗。若不符合上述情况,可根据个人需求与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用药。
高危人群应重视流感疫苗接种。每年9月和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即便错过这个时间点,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疫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