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法称茶叶草酸含量高,经常喝茶会导致肾结石。其实并非如此。
虽然茶叶中含有草酸,但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茶多糖和茶色素成分能有效预防结石的发生。喝茶的同时也摄入了不少水分,对预防肾结石也有帮助。
茶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饮用历史,属于健康饮品。尽管茶叶含有的草酸是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高危因素,但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多种成分可有效抑制肾结石的形成。这些成分通过利尿、抗氧化减轻细胞损伤、抑制晶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的黏附、降低血尿酸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综合征等方式发挥作用。
一项来自中国上海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发现,长期饮用绿茶的男性患肾结石的风险较低,且每月饮茶量增加会进一步降低风险。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增加饮茶量可以降低患肾结石的风险。
不同种类的茶叶中,红茶和黑茶的平均草酸含量高于绿茶,秋季绿茶的草酸含量高于春季绿茶。儿茶素总量从高到低分别是绿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红茶。建议选择春季绿茶(不推荐高等级),冲泡时间不超过5分钟,以减少草酸的摄入并获得更多的茶多酚。如果喜欢喝红茶,可以加入一些牛奶,以减少尿草酸的排泄。
至于浓茶和淡茶的区别,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没有统一定义。只要茶叶的量一定,茶水浓度并不重要,关键是喝起来不苦涩且自己能接受。
现有研究表明,不必过于担心喝茶会导致肾结石,长期适量喝茶反而对肾结石形成有预防作用。每天饮茶量达到240毫升以上,可能与降低16%的肾结石形成风险相关。持续饮茶的时间越长,预防效果越好。
除了喝茶,充足的饮水对预防肾结石也很重要。肾结石的发生与不合理的饮食关系密切,如高蛋白饮食、高嘌呤饮食、高草酸饮食和高盐饮食等。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液中钙、尿酸和草酸含量增加,同时尿pH和枸橼酸盐含量下降,促进结石形成。高嘌呤饮食会增加尿液中尿酸的排泄,易于形成尿酸结石,并增加内生草酸形成。高草酸饮食则直接增加草酸钙结晶的形成。高盐饮食会增加尿液中的钙和胱氨酸的排泄,减少尿液枸橼酸的排泄,升高尿液pH,从而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此外,不爱喝水、胡乱吃药、长时间憋尿、熬夜和吸烟等坏习惯也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对于肾结石患者,饮食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少吃酱类食物和腌制品,控制烹调用盐;避免过量摄入动物蛋白,适当选择白肉类食物,红肉尽量少吃;每天饮奶300毫升;多吃新鲜蔬果;限制草酸高的食物,食用前先焯水去除大部分草酸。多喝水不仅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还能促进结石排出,每天至少要喝够1500~1700毫升,最好能达到2000~3000毫升。
面对类似谣言,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态度,通过查阅权威资料和咨询专业人士来辨别真伪,提高健康素养,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