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崛起不仅代表了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中国企业未来十年经营趋势的一个缩影。本文将深入探讨DeepSeek背后的经营哲学及其对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大量文章聚焦于DeepSeek的产品,但优秀产品的诞生离不开背后的人和组织形态。中国大模型公司两次引发全民关注,第一次是2024年中的Kimi,第二次是蛇年春节的DeepSeek。不同的是,Kimi因国产大模型相对贫瘠而受到关注,而DeepSeek则凭借其实力碾压,使中国大模型走在世界前列。
商业形态的变化往往隐藏在热闹景象的背后。DeepSeek R1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产品层面,其训练成本仅为OpenAI o1的1/20,且登顶全球App Store,让英伟达股价暴跌17%。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深远的影响在于揭示了未来十年创业型公司的经营方式变化趋势。
尽管AI快速发展带来的情绪高涨,但在变革前夜,创业公司融资环境急剧恶化。从2023年起,知名投资人呼吁企业尽快盈利。无论是超级个体还是一人公司,都强调公司经营需依赖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DeepSeek诞生于中国私募量化投资公司幻方。当OpenAI研究如何以3000亿估值融资时,DeepSeek团队却依靠母公司幻方的主营业务——量化投资,每年为大模型研发输送至少10亿资金。因此,DeepSeek不融资、不上市,却能提供最优厚的薪酬、最长的研发耐心和最大的方向自由。
硅谷奉行多年的“烧钱-融资-垄断”路径在中国已不再适用。以战养战,先创造现金奶牛业务,为公司愿景持续输送资源,这可能是中国企业穿越资本寒冬的关键。用盈利业务构筑护城河,用现金流浇灌创新火种。
幻方创始人梁文锋2008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坚信人工智能会改变世界。毕业后,他在成都思考AI落地场景,最终选择量化投资作为切入点。基金成立后,迅速跻身全国量化投资巨头行列,并成为国内量化基金“四大天王”。
金融交易是计算科学最复杂的场景之一。幻方在国内最早使用人工智能进行量化交易,2016年第一份由深度学习生成的交易仓位上线执行。2021年,幻方拥有1万张A100 GPU集群,推出了“萤火二号”算法模型。这种双螺旋经营策略,通过现成业务赚取资金,再投入大模型研发,展示了惊人的战略定力。
初创企业和超级个体融资更加艰难,更需要建立以战养战的模型,在当前盈利基础上兼顾长期目标。公司经营不是赌徒式的All in,而是猎人般的精妙算计,既要握紧今天的猎枪,更要锻造明天的子弹。
DeepSeek的成本优势也是其受关注的原因之一。DeepSeek R1的训练成本仅为550万美元,不到OpenAI o1的1/20,性能却基本持平。低成本使得模型更快走进各行各业,加速产业落地。后发者可以规避试错成本,快速建立经营壁垒,实现后发先至。
AI参与企业内部工作的关键在于流程标准化。将业务流程拆解为具体步骤,识别AI介入点,实施应用并评估优化。工作流标准化赋予AI更大的价值,使其不再是空中楼阁。未来的AI效率革命在于每个细节的优化。那些拒绝自我解剖的企业,终将在AI时代显露出粗糙的裂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