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许多打工人的精神状态都是:人坐在工位上,鼻子却闻到了家中年夜饭的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感。家人耗费一整天时间在厨房忙碌,最终端出满满一桌菜,实现一年一度的团聚。
然而,“预制菜”似乎成了这种氛围的破坏者。再高端的食材也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方法,撕开包装袋,解冻食材,倒入锅中,几分钟后就能完成一道像模像样的年夜大菜。有人认为这缺乏烟火气,影响了年味。
尽管如此,预制菜仍然悄悄占领了许多人的年夜饭餐桌。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发帖求推荐适合年夜饭的预制菜,帖子下回复热烈,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购买清单。各大电商平台和传统餐饮品牌也推出了多种预制年夜饭礼盒,销售火热。
春节将至,全国年夜饭预订市场火爆。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以来,“年夜饭预订”“年夜饭套餐”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5倍。餐厅年夜饭价格不菲,部分套餐售价高达数千元。相比之下,预制菜显得性价比十足。消费者晚晚表示,用预制菜准备一桌年夜饭只需两百多元,而在餐馆预订至少需要888元。
除了性价比,省时省力也是许多人选择预制菜的原因。晚晚家每年都要制作“四大碗”,需要提前半个月准备,但如今只需简单加热或蒸炸即可完成。许可则希望通过预制菜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她能早点上桌吃饭。此外,借助预制菜为年夜饭带来新鲜感也是消费者的动机之一。
年轻人是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预制菜的态度较为开放。社交媒体上有两种声音:一方面,很多人反对在餐厅使用预制菜;另一方面,在家吃预制菜则受到欢迎。数据显示,在任何场景下都不接受预制菜的受访者占比只有9.1%。尽管年轻人愿意接受预制菜,但在年夜饭这种家庭活动中,预制菜能否上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长辈的接受程度。
综合各种因素,许多消费者选择家常菜自己做,一些“硬菜”购买预制菜。一项调查显示,五成以上受访消费者在做年夜饭时会使用预制菜,其中33%的人会选择自己做加上预制菜助攻,21%的人直接购买预制菜套餐。
早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家企业开始推出预制菜年夜饭套餐礼盒。2023年,广东举办首届年菜百家领军企业座谈会,预制菜正式绑定年夜饭,成为“年菜”。2025年共有23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推出了预制年夜饭大礼包。餐饮品牌的礼盒销量更好,因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餐饮企业的产品,认为其口味和质量安全更有保障。
生鲜电商平台如盒马和叮咚买菜也积极加入预制年菜行列。盒马今年推出了多款操作简便的帝王蟹年菜,而叮咚买菜则聚焦盆菜。为了抓住春节流量,小象超市、朴朴等平台也将主营产品紧贴“年菜家宴”关键词进行营销。
春节期间,消费者可以在各大线下商超和电商平台选购年货。京东宣布将继续执行“春节也送货”策略,确保快递服务不断档。关于预制菜是否会破坏年味的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大城市春节本就缺少年味,不如放松;也有人认为无论吃什么,一家人在一起就有年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