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时,嗑瓜子几乎是每个家庭聚会的必备项目。坐在沙发上与亲朋好友边聊天边嗑瓜子,成了过年期间的经典场景。这时很多人会注意到门牙上的“豁”,并好奇其来源。
这个“豁”通常被称为“瓜子牙”。长时间嗑瓜子确实会导致这种现象,但也不排除其他外力造成的牙齿破损。虽然嗑瓜子本身看似无害,但长期频繁地进行这一行为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严重损害。瓜子壳坚硬,咀嚼时和牙齿接触面积小,施加在门牙切缘处的压强巨大,容易导致牙齿磨损、出现凹坑或裂纹。如果不注意保护,这些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崩裂或缺损,影响外观和功能。
如果发现自己的牙齿有磨损或凹陷,特别是门牙,应及时去牙科诊所检查并进行修补。早期处理可以避免更大的问题。即使修复后的牙齿看起来完好,仍然脆弱,过度嗑瓜子可能导致再次损伤。
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伤牙行为——用牙齿开瓶盖。一些人为了方便,直接用牙齿开启瓶装饮料或啤酒。这种行为非常危险,很容易使牙齿裂开甚至断掉。牙齿不适合干这种重活,开瓶盖时会受到很大外力,可能引发剧痛、感染等问题。轻微裂纹可能只是吃冷热食物时感到酸疼,但若折裂到牙神经,则需要做根管治疗,费用高昂且痛苦。更严重的情况甚至需要拔牙,再考虑种植牙或假牙,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除了嗑瓜子和用牙齿开瓶盖,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也是隐藏在餐桌上的“牙齿杀手”。这些饮品口感清爽,深受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然而,它们含有大量糖分和酸性成分,促进口腔内细菌滋生,加速牙齿腐蚀和蛀牙形成。致病细菌耐受酸性,并产生更多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表面,导致牙釉质软化和脱矿。随着时间推移,牙齿表面变得薄弱,形成蛀牙,症状包括黑斑、疼痛和敏感。若不及时处理,蛀牙会加剧,导致牙齿疼痛、感染甚至脱落。
春节是团聚的好时光,享受美食和热闹氛围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口腔健康。如果过年期间牙齿不舒服,应尽早去看牙医,及时解决问题,才能避免更大的麻烦。保护牙齿从这些小事做起,健康快乐过大年。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