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 从一纸年画里飘出 匠心传承唤新春

苏州古城里,大街小巷红灯笼高挂,年味浓浓。在隐藏于小巷深处的朴园内一幢两层小楼里,80后桃花坞木版年画艺人杜洋正准备赶印蛇年新款年画《巳时如意》。整张年画以菖蒲为背景,画面中心灵动柔美的金蛇和银蛇蜿蜒盘旋,寓意事事如意、坚韧不拔。

年味儿 从一纸年画里飘出

杜洋说:“这是我今年新创作的年画作品,得加班加点赶印一批出来。”她穿上围裙,戴上袖套,走到窗前墙角处的印台前,先将一块雕刻好的梨木板固定在印台上,用棕刷蘸取适量颜料,均匀涂刷在木板上,再轻轻地将夹在印台右侧的宣纸翻转过来,贴合在木板上。“非常考验手感,必须毫厘不差地‘对接’才行。”接下来,她拿起一个文具盒大小般的棕擦,指实掌虚,手腕灵活运力,小心翼翼地在纸上打圈,缓缓擦出画面,整个过程重复两次,年画就完成了一层“上色”。

年味儿 从一纸年画里飘出 匠心传承唤新春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一色一版,《巳时如意》有6种颜色,一共6个版,也就是说要上6层色。一天上一层色,越往后,上色难度越大,稍有分心,线条就“糊了”,整张年画都得作废。要印制好这批年画,起码要6天时间。

年味儿 从一纸年画里飘出 匠心传承唤新春

杜洋介绍,在印制桃花坞木版年画之前,还需经过画稿、雕版等工序,每道工序都非常复杂。过去,木版年画制作是画工、刻工、印工等分工合作,但到了她这一代,所有工序都得会,不能“偏科”,笔力、刀工、手法等都得练到位。

42岁的杜洋从2004年起接触桃花坞木版年画,跟着几位老师傅学艺,从磨刀开始一点一滴学。如今,她已经成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还担任苏州版画院副院长。传统题材的桃花坞木版年画是最受欢迎的,但因为各种原因,留存下来的老作品很少,老的年画木版也烂的烂,丢的丢,所剩无几。

“要传承好这一技艺,就要把好的老作品复刻出来,让经典重现。”杜洋说。在朴园一处古树环抱的展厅里,可以看到流行了数百年的经典款年画《福字图》,这也是杜洋早年复刻的一个老作品:小小“福”字上,环绕着青藤、鲜花、绿叶等,还有十几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或盘坐,或弯腰,或倚树而立……整张年画色彩绚烂,构图丰满,令人赏心悦目。

原汁原味地将《福字图》复刻出来是一项繁琐工程,设计时不能凭空想象。为了搜寻到好的素材,杜洋跑了很多博物馆,到文物中去“取经”。画好稿后,雕刻过程也非常复杂,前后花费了她半年多时间。从业20年来,杜洋也只复刻出了《福字图》《合家欢》《双美爱花图》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作品。

作为年轻一代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杜洋不仅复刻老作品,也在尝试创新。刚放下手头的印刷工作,她又来到一个半人高的刻台前,固定好梨木板,拿起拳刀,开始雕刻她的新作《和气致祥一团和气》,锋利的刀尖顺着线条在木板上游走,一朵指甲盖大小的花,她就得刻上一整天。

象征团结、和谐、圆满的《一团和气》是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作之一,但传统的《一团和气》在色彩和造型的选择上规矩较多,不能随意发挥。为了让年画能够与时俱进,她首次采用了朱红色,并加入了龟甲纹、万字纹等受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纹样。

事实上,杜洋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两个创新作品,她将苏州地标“东方之门”、金鸡湖、苏州园林等融入年画中,创作出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还获得了很多重量级奖项。

过去,杜洋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质疑:“一张印刷出来的年画,要卖几百元,太贵了吧?”她说:“那是因为大家不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为了推广年画,她每年都会带着作品参加数十场大大小小的展出,还会进入校园、社区讲课,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春节前,杜洋在苏州美术馆大厅现场送起了年画,前来领取年画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到一个半小时,就送出去400多份。

在重庆梁平区屏锦镇屏山街,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家辉的电话铃声不断。挂了电话,他搓了搓手,开始赶制年画。梨木制成的雕版前,徐家辉手持刻刀雕琢图案,木屑纷飞中,白脸长须的“将门神”初见轮廓,再配合蒸纸、刷泥、套印、开脸等30多道工序,一幅栩栩如生的门神年画便跃然纸上。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寓意喜庆吉祥,在民间广为流传。不少地方有农历春节贴年画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起源于明嘉靖年间的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属于套色木刻版画,色彩鲜艳、风格古朴、内容丰富。

与其他年画相比,梁平年画人物的腮红不在脸颊,而在腮帮,这是其独一无二的“防伪标”。“各地都有人做年画,我们家老祖宗为了做区分,将腮红打在了别处。”这一步“打腮红”叫作“开脸”,是制作年画的最后一步。在层层印刷之后,徐家辉用手指蘸上颜料,在人物脸上按下,为年画添上一点祝福。

梁平年画的纸张也是特色。不同于其他地方使用宣纸,这里使用的是竹子制成的二元纸,较宣纸更具韧性,天然的浅黄色,更增添古典韵味。“手工制作的年画,其中的韵味工业印刷品难以代替,将木版年画拿在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分量。”徐家辉说。

如今的梁平年画已颇有知名度,但在此之前,木版年画的手艺几近失传。徐家辉出生于梁平年画大户,但在徐家辉记事时,家里已经放弃了年画制作。“家中有很多老年画,流畅均匀的线条、经久不衰的色彩、精彩纷呈的故事,让我感到手艺失传的可惜。”他说,“小时候想学,但没有钱买材料,我就在外打小工,挣到钱便第一时间拿去购木板,买纸张,打刻刀。”

靠着临摹已有的线稿,徐家辉练熟了手艺,在自学时,家中儿女、表侄等小辈也跟着学习这门技艺,徐家年画渐渐地又一次做出了名气。2006年,梁平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徐家辉作为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始教学,现在他带着5个徒弟,几乎都是自己来找他,说对年画感兴趣,想学。

制画之余,徐家辉还在重庆多所高校担任客座讲师,教授传统技艺课程,学生至今已有数百人。“与学生们一同探讨新画稿,调制新颜色,不断给我新灵感。”在年轻人的建议下,他不断精进年画的形式与内容——将年画装裱成卷轴形式,适合悬挂、收藏;把年画缩小成巴掌大小,装进相框;创新设计“柿柿如意”“好事花生”等新颖图案……众多年轻学生的加入,为梁平木版年画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直以来,梁平木版年画的内容以家喻户晓的戏曲桥段、神话人物为主,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年画技艺是否会被机械复制的高效率替代,或因现代人的喜好改变而限制发展?当被问到这个问题,徐家辉指着工作室中悬挂的年画样品介绍道:“这两幅门神年画,价格能卖接近2000块钱,且早早都已经卖完了;《和气致祥》卖得最好,估计有上千幅。现在虽然大家不在门口贴年画了,但很多人会把年画挂到书房、茶室,或者客厅,年画依旧很有生命力。”

目前,徐家辉和学生们以传统文化中美好寓意的故事为线索,不断绘制新图样。“有木版画爱好者前来定制图案,形式和内容都对我们提出很多新挑战,这也说明木版年画的路还长,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徐家辉说,“要先一步一个脚印,只有在做,才能变好。”

陕西宝鸡凤翔区,冬日午后,阳光明媚。73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坐在工作室刻制年画版样。锋利的刀锋沿着画好的墨线前进,一缕缕地剔下木屑。刻完一笔,邰立平扶了扶花镜,抬起头说:“每一刀都要屏住气,刻完才能呼吸。”

植根于西北的凤翔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同于有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杨柳青年画、古朴稚拙的河南朱仙镇年画,凤翔年画显得更为粗犷。凤翔年画始于唐宋,兴于明清。明正德年间,邰氏家族就已有8户从事年画刻印或贩卖。年画版样经过数代积累,逐渐丰富,邰氏也成为凤翔年画重要的老字号和传承脉络。

“色彩上以鲜明的红、绿、黄、紫为主,再衬以黑色线条,对比强烈。这样印刷出来的画面和谐朴实,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这是很多西北人喜欢凤翔年画的主要原因。”邰立平说。凤翔年画生长于民间,题材广博、手法斑斓,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等。

其中,门神等祭祀画是凤翔木版年画的代表作。每逢腊月二十三,陕、甘、宁、青、川地区家家户户都要“扫社”,把旧的门神、“家宅六神”和屋内墙上的年画撤下来并烧掉,再把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到了除夕,门扇上贴门神,门框上贴对联,因此凤翔木版年画是西北农村不少人家辞旧迎新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也是老百姓祝福家庭和睦、国泰民安的文化夙愿。

由于历史原因,邰家几代人积累下的刻版曾被损毁。“只要有机会见到邰氏老版年画,我都会想方设法赶去照样恢复刻版。”邰立平说,“目前,一共搜集了400多个品种,凤翔年画最兴盛的时候大约有700个品种,基本代表作品我们都已经恢复了。”

这种努力使得凤翔木版年画恢复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包含有门神画、家宅六神画、十美图、风俗画、传统戏剧画等类别。经过多年苦心搜集,邰立平终于实现了父亲的夙愿,先后出版了三卷《凤翔年画选》。

对于凤翔木版年画来说,最大的冲击来自胶印年画。上世纪90年代,家家户户贴胶印年画,木版年画的手工作坊相继关闭。邰立平说:“当时我就考虑,必须跳出来,做艺术品。”他把原来印刷年画用的机制纸改成宣纸,把颜料从化学原料改成植物原料,后来又改成国画颜料。“过去民间的年画,每个颜色印一次。现在,每一个颜色要印三次,让颜色吃进纸里。”邰立平说。

这样的创新是成功的。邰立平年画的主要销售市场是收藏者,在欧洲的展会上,他的一张年画售价为1200欧元。

近年来,宝鸡市凤翔区致力于唱响非遗品牌,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投资707万元的凤翔木版年画传习所项目,已进入征稿布展阶段。木版年画专题视频正在拍摄,数字化记录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邰立平的小女儿邰高娣是邰氏凤翔木版年画的第二十一代传人,她帮助父亲做了大量的年画整理工作。她认为,年画要想有新发展,就一定要创新,要和国内的设计师合作,产生思想碰撞,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年画。

在邰立平的带领下,代表性传承人邰伟伟等也在守正创新:在游戏项目中融入凤翔木版年画元素,把《荣华富贵图》融入伴手礼的设计中……凤翔年画这一传统技艺正走进现代生活。

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传达着广大民众的生活理想,大多含有祝福、更新的意义,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年画产地很多,各有地方特色。目前,全国共有18个年画相关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6853.html

(0)
火星财经的头像火星财经
上一篇 2025年2月1日 下午5:25
下一篇 2025年2月1日 下午5:25

相关推荐

  • 山东春晚录制走进临沂 展现临沂历史文化魅力

    1月27日晚7:30,山东卫视首播了杂技剧《风林火山》。这部剧的名称源自《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演员们通过抖杠和翻腾跳跃的动作,将表演比作银雀山汉简上的文字,结合传统文化与AI科技,展示了中国古代兵学的魅力。 此次山东春晚走进临沂,在节目设计上融入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杂技剧《风林火山》在临沂市兰山区的银雀山汉墓竹简…

    2025年1月27日
    900
  • 2月3日22时10分立春 万物复苏春意浓

    立春节气即将到来,尽管此时可能仍有雨雪或春寒料峭,但寒冬已过,万物复苏,生命开始蓬勃。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回归,正如诗句所言,“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四时轮替以“春”为首,万象更新始于“春”。民俗学者王来华介绍,立春在“五九”最后一天被称为“春打五九尾”,在“六九”第一天则称为“春打六九头”。2025年2月3日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属于“春打五九尾…

    2025年2月2日
    200
  • “自驾游阿姨”苏敏拿到离婚证 敬自己38年光阴

    1月27日,自驾游阿姨、《出走的决心》原型苏敏宣布正式离婚。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始于1986年1月20日,终于2025年1月27日,敬自己38年的光阴,已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从此山水不相逢,我相信未来我会越来越好,祝我离婚快乐!” 2020年,56岁的苏敏从不幸婚姻中逃离,独自一人从河南出发,自驾前往中国数百个城市,被形容为中国“娜拉”。2024年6月,她向…

    2025年1月27日
    900
  • 老板抱怨太多货单要签字被怼 员工直言不讳

    在江苏南京,一名员工因老板抱怨签字单子太多而直接反驳,称公司未能上市主要是因为老板的原因,并指责其懒散。当时快到年底,有很多货单需要签字。老板一边签字一边随口抱怨了几句,可能只是想让员工理解一下自己的辛苦,却没想到员工会如此直率地回应。 员工说:“你就写吧,谁让你天天不来找我们签字啊,天天签字都找不到你人,你干嘛啊,公司不上市一般都是你的原因,你这么懒散怎么…

    2025年1月21日
    900
  • 油价一夜“崩溃”!25日92号汽油价格 春节前或迎三连涨

    在国内汽柴油方面,当前各地加油站92号和95号汽油的油价执行上次调价后的水平。据称,2025年第2次成品油调价基于周期内国际油价受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等因素影响显著拉涨,美油和布油涨价幅度近12%,国内汽柴油价格也大幅上涨。周期末,原油变化率提升至6.88%,汽柴油分别上涨340元和325元/吨,全国各地加油站92号和95号汽油上调0.27~0.3元/升。…

    2025年1月24日
    1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