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二,年味渐渐淡去。今年大年初一初二,许多人就已经开始了返程之旅,后备箱装满行李,带着疲惫、不舍或焦虑,踏上了新一年的打工之路。
今年回家过年的人特别多,与去年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北上广等大城市变成了堵城,而今年又变为空城。在广州,高铁和高速公路上的人流量显著增加。据预测,2025年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总车流量将达到13443.3万辆次,日均约336.1万辆次,较2024年增长4.7%。
去年广州春节时,很多人选择留在城市里过年,导致城市异常拥挤。笔者去年在大年初一去了白云山,发现到处人挤人,商城和景点也非常拥挤。天河美林的山姆超市甚至限流多天,去超市也要排队。有广州网友因为看白鹅潭烟花被堵在路上,感叹沙面似乎有一亿人。
然而今年情况不同,广州再次变成了空城。大年初一街道冷冷清清,店铺紧闭,地铁三号线也空荡荡的。这种现象可能与部分外贸和服装行业的生意不景气有关,加上去年很多人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回家的人自然增多。人们在外过年体会到了孤独感,更加怀念家乡的年味。
尽管今年回家过年的人很多,但返程时间却特别早。去年初二初三就有人陆续返程,甚至初一就开始了。这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很多从事外贸和服装行业的人生意不好,希望早点回去工作。此外,过年的幸福感往往在年前达到顶峰,一旦过了初一初二,幸福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返程堵车和工作的焦虑。
过年期间,家庭矛盾也是早早返程的一个原因。许多家庭在过年时会因琐事争吵,红包怎么包、走亲戚注意事项等问题都能引发争执。有些男人选择一个人回家过年,妻子和孩子则留在城市。还有些人因为打牌输光了一年的积蓄,不得不提前返程继续工作。
今年年味更淡还体现在微信群的冷清。拜年祝福少了,红包也很少有人发,即使发了也没人抢。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过年的流程感到疲惫,不再愿意在朋友圈发新年祝福。此外,80后、90后大多已成家立业,生活压力大,房贷车贷和孩子的教育费用都让人感到沉重。亲戚间的互动变得尴尬,大家平时忙于生计,感情逐渐疏远。
对于在外漂泊的80后、90后来说,回家过年虽然有矛盾和压力,但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然而,随着00后、10后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传统的春节活动可能会进一步被冷落,春节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也将受到影响。如何延续春节的文化传统,减少人为制造的压力和焦虑,值得我们深思。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