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播出的央视蛇年春晚上,一支来自浙江的舞蹈《幽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1月28日晚,上海歌舞团朱洁静与浙江歌舞剧院孙靖雯领舞,加上21位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在校学生共同演绎了这支原创舞蹈。23位舞者通过柔美灵动的舞姿塑造了幽谷兰花的形象,展现了兰花自强不息、努力绽放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体现了浙江先行示范、永立潮头的改革精神和诗画艺术追求。
这是浙音舞蹈继2022年的《忆江南》与2023年的《碇步桥》之后,第三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幽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兰花”为创作出发点,采用大写意的方式构建视觉形象,利用中国古典舞的兰花手和云肩转腰的身韵动势来模拟兰花的形象和随风摆动的姿态,并通过群舞编排营造出兰花开在山石幽谷的氛围。
该作品源自浙音曾获第十四届荷花奖第四名的作品《蘭叙》,为了更契合春晚舞台,在音乐、服装和舞蹈结构上进行了改动,突出了深谷幽兰的形象和大静大美的艺术追求。例如,《幽兰》去掉了《蘭叙》中所有的快板部分,增强了舞蹈开场部分的兰花形象和开花动势。作曲家亢竹青还专门用大编制乐队重新编曲录制,使作品后半部分的抒情舞段更为大气磅礴。
团队成员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自1月8日抵达北京后每天都在紧张排练,有时一练就是一整天。每次审查后,大家会根据台领导和导演组的意见调整舞蹈结构,不断抠动作、抠细节,力求完美呈现。由于春节期间很多厂家放假,服装设计需要到处寻找材料,通宵赶工。最终新服装赶上了节目四审,学生们几乎是一拿到服装就上台接受审查。
为了确保舞步干净,舞者们要不穿舞鞋在光滑的地屏演出,容易滑倒。为此,大家四处搜寻防滑袜子,又手工剪去裙子内衬易打滑的薄纱。经过多次审查、修改和打磨,舞者们最终破茧成蝶,蜕变为舞台上傲然于世的“小兰花”。其中,有3位学生已经是第三次登上春晚,9位是第二次登上春晚,见证了浙音舞蹈和央视春晚的情缘。
浙音大四学生余晨晞表示,虽然这是她第三次登上央视春晚,依然感到激动。整个团队来自不同年级,大家相互学习、鼓励,经过无数次尝试和修改,希望每个动作和调度都能注入兰花的气质,让作品趋于完美。
从2022年的《忆江南》到2023年的《碇步桥》,再到今年的《幽兰》,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舞蹈的魅力,也诠释了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未来,浙音将继续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舞蹈作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