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崛起冲击了全球资本市场,引发了对美国技术主导地位的质疑。DeepSeek应用登顶美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超越了ChatGPT、谷歌Gemini、微软Copilot等美国生成式AI产品,在国内App Store同样位居第一。
随着DeepSeek的走红,美国芯片股受到重挫。英伟达股价大跌超过12%,市值蒸发超4000亿美元,远超AMD和英特尔的市值总和。博通、台积电、阿斯麦、美光等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下跌。纳斯达克100期货暴跌1100点,如果美股跌幅持续,受DeepSeek消息影响,纳斯达克100和欧洲斯托克600科技分指数的市值可能共同蒸发约1万亿美元。
分析师Holger Zschaepitz认为,DeepSeek以极低的价格建立了一个突破性的AI模型,无需依赖最先进的芯片,这引发了对巨额资本支出是否有用的质疑。零一万物CEO李开复表示,DeepSeek的成功验证了中国AI有望击败美国的观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谭寅亮指出,DeepSeek的成功更多依赖于高效的算力调度和模型优化能力,而非单纯堆积硬件资源。
由于用户大量涌入,DeepSeek出现服务波动和短暂系统崩溃。DeepSeek由国内领先的量化私募机构幻方量化运营,发布了性价比极高的DeepSeek-V2,迅速走红。随后,DeepSeek发布了新一代千亿参数规模的基座模型DeepSeek-V3,并开源了R1推理模型。R1的预训练费用仅为557.6万美元,远低于OpenAI GPT-4o模型的训练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认为,DeepSeek自研的MLA架构和DeepSeek MoE架构为其模型训练成本下降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算力、资金、芯片限制等外部挑战下,中国大模型厂商通过软件、算法优化实现了训练和推理成本降低。DeepSeek R1模型每百万token的查询成本仅为0.14美元,而OpenAI的成本为7.50美元,便宜了98%。
华尔街担忧这种高性价比模式会让GPU销量放缓。彭博社分析称,DeepSeek在次先进的AI芯片上以更低成本的方式训练出有效的模型,令市场对英伟达的市值产生疑虑。《纽约时报》也指出,DeepSeek以不到600万美元的纯算力成本训练大模型,挑战了“唯有美国科技巨头才能研发尖端AI”的普遍认知。
不同于硅谷的“先基建、再研发”叙事,中国公司通过高效的技术路径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取得了快速突破。然而,美国企业在大规模资金投入方面依然具有优势。DeepSeek展示了“小而精”模式的潜力,但长期来看,美国企业在技术和资源上的积累效应难以被完全替代。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曾表示,中国在过去六个月里赶上了美国,有些产品甚至超越了美国AI公司。谭寅亮指出,中国在AI应用层面和用户体验上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C端市场表现上。尽管如此,美国在基座模型和前沿研究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DeepSeek的竞争,OpenAI CEO奥尔特曼宣布将推出ChatGPT免费套餐,Meta则紧急成立团队研究DeepSeek的技术秘诀。Union Bancaire Privee董事总经理Vey-Sern Ling表示,开发成本更低的强大AI模型是可能的,可能会破坏整个AI供应链的投资案例。李开复表示,中国在工程方面更胜一筹,能够在有限的计算能力和资金下高效构建事物。
显然,在当前新的中美AI热潮下,DeepSeek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算力限制瓶颈。长期来看,中国和美国的AI技术竞争仍将持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