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已进入倒计时,各影片都在进行最后的准备。目前预售情况在开局火爆后趋于平稳,但仍能在历届春节档中占有一席之地。仅剩两天的预售期,整个预售将进入加速阶段。《蛟龙行动》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开始不断变招,寻求一线生机。
今年春节档的独特之处在于,几部大片占据了绝对优势,几乎不给黑马逆袭的机会。对于《蛟龙行动》来说,这种环境极为不利。很多人好奇,为何同样是头部大片,《蛟龙行动》却成了垫底者。实际上,它与前作间隔时间较长,观众对前作的印象模糊;续集概念不强烈,片名不叫《红海行动2》,流失了大量前作积攒的观众;类型价值也在持续走低,军事动作类型早已透支,加上主旋律题材的审美疲劳,《蛟龙行动》难以复制当年的成功。
《红海行动》曾凭借符合逆袭逻辑的环境和空间实现惊世骇俗的逆袭,但这次《蛟龙行动》失去了逆袭的可能性。大年初一排片仅7.4%,首日预售垫底,这反映了观众对这类选题的态度。电影显然还是5年前的项目逻辑,已被时代淘汰。
《蛟龙行动》尝试通过点映策略来挽救命运。从18分钟片段的媒体看片到午夜场开放,再到全片IMAX点映,影片努力想获得院线的信心和支持。点映首日以0.1%的排片拿下765万票房,场均人次达到164人,表现尚可,但对于春节档来说仍显不足。点映口碑不错,是一部震撼的军事动作片,核潜艇大战首次在大银幕上展现,林超贤导演的风格凌厉,节奏和情绪把控出色。尽管制作和场面较《红海行动》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准略有下滑,达到前作豆瓣8.2分的高度存在难度。
如果将《蛟龙行动》放在去年或前年的春节档,胜算会更大,至少在类型上有独一份的优势。但在今年,希望渺茫。春节档成败往往取决于竞品,今年的竞争尤为激烈,逆袭难度极大。
经过一周的预售期,今年春节档格局已明朗。《射雕英雄传》预售领先,但后来者不断逼近。真正的双核是《哪吒2》和《唐探1900》,两部影片自预售开始便难解难分,冠军很可能在这两部之间诞生。《封神2》稳居第二梯队,虽与前两名有差距,但表现超出预期。《熊出没11》则因《哪吒2》的影响而遭受重创。
《蛟龙行动》处境危险,机会更多会在大年初七以后,在下沉市场寻求一些机会。然而,点映的表现未能打动院线获得更多排片,也未能在观众端形成现象级发酵。对于《蛟龙行动》来说,若未能在春节档取得好成绩,并不代表其品质不好,而是被精品化趋势所牺牲。或许国庆档更适合这部电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