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2024年度广东工信十大新闻事件,展示了多项“全国首位”和“全国第一”的成就,彰显了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的决心。2024年,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0万亿元,工业占GDP比重提高到33.6%,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约19万亿元,利润超1万亿元,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电子信息业的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贡献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营业收入和四成以上的利润。
工业投资也创历史新高,突破1.5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7.2%,成为全省投资的主要力量。在集成电路领域,“广东强芯”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多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投产,月产能突破10万片,提升了产业链的安全性和韧性。
汽车产量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广州、深圳获批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广汽乘用车和比亚迪入选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此外,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比重超过44%,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三证齐全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小鹏汇天建设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飞行汽车工厂,黄埔文冲建造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明阳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安装。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广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力争到2027年产业集群规模达到万亿元。目前,广东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拥有10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机构和58家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全年共获批创新药19个、创新医疗器械14个,比2023年有显著增长。
新增两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使全省总数达到6家,居全国首位。广东持续构建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引领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同时,全面树立“大技改”理念,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广州、深圳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在国内率先出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打造“人工智能+”广东方案。2024年,全省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7家,数量全国第一;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24家,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中有12家,数量居全国第二。深圳上线全国首个司法领域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并发布全球首个进入业务应用的人工智能气象预报大模型。
成功举办首届“越来越好”国际设计大赛(BDA),共有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7183份设计作品参赛。大赛聚焦国家重点工程、战略性产业和美好生活需求,旨在构建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的工业设计评价体系。
全省产业园区达到103个,实现县域全覆盖,珠三角地区实现“零的突破”。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为全面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4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