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春节时人们贴春联的情景。春联以其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表达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每年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会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添节日气氛。
贴春联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山海经》记载,夸父逐日渴死后,其木杖化成桃林,人们逐渐相信桃木有辟邪的作用。到了汉代,结合《山海经》中神荼、郁垒捉鬼的故事,人们将他们的名字刻在桃木片上,这就是最早的桃符。《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长六寸,宽三寸,上面书写“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
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民间还有一种传说认为春联是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会升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情况,希望能给家庭带来好运。
传统习俗里,春节从除夕那天正式开始,贴春联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这段时间被认为是阳气最足、最有朝气的时间段。撕破旧春联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气,象征着除旧布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高楼大厦和农村的小洋楼越来越多,传统民居逐渐减少。网店的兴起也使得售卖春联的实体市场越来越萎缩,能用毛笔书写春联的人也越来越少,许多场景已经难以再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