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欧盟建立双边关系50周年”。1月23日至25日,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临之际,“欢乐春节·水韵江苏”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流行于兴化市戴南镇茅山地区的茅山号子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受邀亮相,首次走出国门进行演出展示。
此次活动由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和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通过春节民俗文化展、民俗体验活动以及文旅推介会等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春节文化和江苏特色文旅资源。
茅山号子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爱琴表示,他们进行了两场茅山号子的演出,反响很好。尽管一些外国朋友可能听不懂具体的词意,但音乐无国界,文化可以跨越地域和语言的界限。
茅山号子与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相连,是一种即兴创作的歌曲。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茅山地区生活劳作。他们在劳动时用“哼号”一打一答的方法来顺气省力,逐渐形成了茅山号子。无论是栽秧、车水还是划船,茅山的歌者都能用号子表现出来。
演唱老师张卫华介绍,为了使茅山号子历久弥新,他们近年来创作和编排了《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时代的红领巾》《茅山号子唱响民法典》等曲目,这些作品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了主旋律。
陆爱琴还提到,在演出之余,他们走进校园,向孩子们传唱茅山号子,越来越多的孩子对这种传统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坚信,通过创新和传承,茅山号子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3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