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发布了五条公告,内容涉及年报预告、高管变更以及项目转让等。这些公告显示,面临流动性风险的万科迎来了重大转机。
深圳市、广东省和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万科的情况,并积极支持其稳定生产经营,依法依规维护购房人、债权人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自出现流动性风险以来,万科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根据27日发布的业绩预告,公司去年净利润亏损约450亿元,较前三季度明显扩大。房地产智库研究总监分析称,万科出现大额亏损的原因包括市场因素和管理因素,如部分项目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导致信用减值损失,非主业财务投资亏损,以及部分大宗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
同一天,万科召开董事会会议,调整充实管理团队。会议选举辛杰为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辞去万科董事会主席职务,继续留任董事。董事会决定聘任郁亮、李锋、华翠、李刚为执行副总裁,田钧为董事会秘书。朱旭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仍在公司工作。祝九胜因身体原因辞去万科董事、总裁、首席执行官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新的高管团队保留了部分老将,也引入了新面孔,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经验,专业背景更为多元。辛杰此前任万科董事会副主席,拥有地产、商业、酒店、建筑等多个领域的工作经历。
过去一年,万科在业务重整和风险化解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完成了全部292亿元境内外公开债及ABS兑付,签约大宗交易259亿元,盘活存量资产回收现金超百亿,新增15个开发项目,支付权益地价62.37亿元。尽管如此,万科仍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困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万科流动性风险加大、经营承压的情况下,大股东推荐管理层人选是尽职尽责的表现,符合市场化、法治化的通行做法。地铁集团作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大型供应商,总资产规模近8000亿元,融资能力强,各类金融机构给予的综合授信额度超过4000亿元。2024年11月,地铁集团成功注册新一批公司债150亿元,并于今年1月发行40亿元。深圳市国资委将进一步扩充其资本金规模,提高集团综合融资能力。
地铁集团负责人表示,虽然万科遇到流动性困难,但仍拥有较多优质资产。作为大股东,地铁集团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新组建的经营管理团队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促进万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地铁集团积极助力万科化险工作,先后认购中金印力公募基金29.75%的份额,受让万科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等。此次再度受让万科所持有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49%投资收益权,将为万科注入流动性,体现了大股东支持万科良性发展的坚定决心。
对于大股东的支持,万科公司大区负责人充满期待。华中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易平安和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李嵬表示,他们对万科有深厚的感情,希望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此次大股东出手极大鼓舞了团队士气,相信能带来新的向好变化。
广东省、深圳市及有关部门、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全力支持万科稳妥处置风险,保持融资规模总体稳定,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圳市国资委负责人强调,深圳市属国资国企有能力、有实力支持地铁集团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万科稳健发展。深圳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国家有关部委正积极实施利用政府专项债收储闲置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政策,深圳市住建部门将大力协调妥善处置万科部分闲置存量土地,帮助其盘活资产、回笼资金。广东省住建厅将继续指导各城市政府加大协调力度,推动更多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深圳地区8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表示,坚定看好万科的后续发展,将继续积极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保障整体融资规模稳定,共同帮助万科增强流动性,实现稳健经营。
万科新任董事会主席辛杰表示,在各方及大股东强有力的支持下,新的管理团队将积极实施“一揽子”方案,有信心实现队伍稳定、财务稳定和生产经营稳定。目前公司已对今年一季度债务偿付做好了安排。
2024年,万科的商品住房交付工作表现突出,全年实现高品质交付超过18万套房子,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居同行业第一。万科财务负责人表示,全国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资金充足,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充分覆盖相关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可以满足今年商品住房建设资金需求,购房人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万科不仅注重按时交付,还聚焦高质量的“好房子”。过去一年,万科多个项目获国家级权威奖项“广厦奖”,并在50多个大盘项目完善社区商业、交通、教育配套,大盘项目入住户数新增超3万户。国家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万科等房企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万科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进一步精干主业、聚焦主业,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