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随着3U8952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家住天府新区籍田街道的邹刚和家人终于盼回了失散23年的儿子。被拐时一岁多的婴儿如今已成长为25岁、身高一米八的小伙子,名字也从邹健强变成了王超。在成都警方的不懈努力下,这场团圆虽迟但到。
十多个邹家亲戚与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籍田派出所的负责人刘维和副所长刘棚组成的“接机团”,提前两个小时就出现在机场。鲜花、横幅和翘首以盼的亲人让接机口显得不同寻常。听说这家人是在等失散23年的孩子后,接机的人们纷纷让出位置,让他们靠前站。
刘棚曾在前期工作中去过王超工作所在地江苏昆山,并与他见过面。高大帅气的小伙子出现时,刘棚一眼认出了他,带着他走到早已泣不成声的父母身边。紧紧拥抱中,王超的妈妈邓女士哭着喊:“妈妈好想你啊……”爸爸邹刚默默接过儿子手中的背包背在自己肩上,一句话也没说,却早已泪崩。全家都在开心地流泪,王超的姨妈、堂叔、舅舅、姑妈,还有姊妹们簇拥着他朝前走。时隔23年,王超再次感受到成都的年味。
回到籍田街道,腰鼓队已在派出所门口热烈敲打起来,全街道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喜讯:邹家的儿子找回来了。邹家的三层小楼下,二十多桌坝坝宴热闹开席。王超的爷爷奶奶已年近八旬,看到孙子时眼泪直流,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邹刚回忆,2001年,1岁多的儿子被妈妈带着在自家铺子卖衣服时失踪。23年来,一家人一直生活在痛苦和等待中。得知自己的DNA和儿子匹配上后,他就没怎么好好睡过觉。为了这场团聚,成都天府公安始终不懈努力。刘棚从2018年起就开始关注这个“积案”,收集了大量照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分析和寻找。最终,在2024年底,他们找到了籍贯河南、现居江苏的王超,并确认了他的身份。
邹刚感慨道:“只有警察跋山涉水帮我们找孩子。”这些年,家人从未放弃过寻找,他跑遍全国许多城市,每年都会去派出所询问进展。失去儿子的伤疤一直无法愈合,这些年不敢好好过年,也不敢过生日。确认了王超的身份信息后,父母分别与他加了微信,他也被拉进了家族群。简短而平常的一个问题,又让母亲泪流不止。
从知道儿子要回家,全家就开始准备,腾出新的房间,床单被套俱是簇新,香肠腊肉备齐,川菜食谱轮流排号,还特意准备了河南面食。
在派出所门口,邹刚紧紧握着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分局长舒翔的手,含着眼泪道谢。据了解,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各基层公安机关不断采集完善涉拐人员信息,全力攻坚拐卖儿童积案,让很多家庭能够再次团圆。王超回家了,但天府警方的工作仍未结束,他们将继续推进拐卖案件侦查工作,全力打击违法犯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3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