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中国年·巳巳如意”,团团与你一起过大年。有网友提到,小时候奶奶总能用一把剪刀将红纸变成漂亮的窗花,有福字,有花鸟。这些剪纸作品不仅承载着美好的记忆,也传递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剪纸艺术作为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在首个“非遗版”春节中贴在了家家户户的窗户上,象征着新年接福纳祥。徽州剪纸主题非遗歌曲《窗花谣》则通过音乐的形式进一步传播了这一文化。2006年,剪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项技艺仿佛天生就具有传递情感的能力,银刀舞动间,红纸翻飞,顷刻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表达出祈福迎祥的心愿。
花朵、鲤鱼寓意吉祥美满,松树、仙鹤寓意延年益寿。今年是乙巳蛇年,灵动的蛇形图案也融入了窗花之中。如今,年轻人对剪纸这种传统民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尝试以更年轻的方式进行表达。他们认为,红白相间的中国韵味很有国际范儿。这是一场焕发新生的文化传承,年轻人让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自小家传剪纸技艺,他的儿子吴双从小耳濡目染,进修视觉设计专业后返回家乡成为一名文创设计师。他将现代设计理念与创意融入传统剪纸,创作出一系列时尚新颖的作品。另一位“95后”剪纸非遗传承人王介明则将传统的锯齿纹、月牙纹等元素融入到流行的主题中,如黑神话悟空。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剪纸社的学生们也将卫星、亚运等现代元素融入剪纸当中,使其更具现实意义。年轻人还在表现形式上别出心裁,将剪纸元素融入服装、玩具、饰品、瓷器等领域,实现了传统剪纸的实用性与时尚性。例如,购物平台上的剪纸手机壳上线1小时就售出了五百多份,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年货之一。他们认为,只要找到传统艺术与自己连接的契机,就能发现剪纸艺术的魅力。在创新中寻找传统,在传统中发现创新,剪纸艺术才能生生不息。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剪纸空间实践的青少年超过20万人次,中小学和青年夜校中学习剪纸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对于前来学习体验的人,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把剪纸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传统艺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