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提到,父亲的记忆力在两三年前就开始下降,但家人起初认为这只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直到发现他不再会打牌后,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带他到华山医院检查。尽管预约过程顺利,诊断结果却显示父亲已是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有时还会伴随性格变化和情绪波动。郁医生指出,很多家庭对这种疾病的认知有限,往往等到病情进展到晚期才寻求医疗帮助,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即使如此,许多家属仍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坚持陪同病人接受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周期可能长达20至30年,从无症状的脑内病理变化开始逐渐发展至临床症状显现。治疗方法分为药物和非药物两大类,前者包括疾病修饰疗法如Aβ靶向新药,后者则涵盖物理治疗、心理辅导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手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老年精神科岳玲主任医师注意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能在症状轻微时主动求医。她讲述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自感记忆衰退前来就诊的例子。经过全面评估,尽管初步测试结果正常,进一步检查揭示了其大脑已存在病理改变。这表明,患者本人可能是最早察觉到自身异常的人群之一。
随着研究深入,专家们强调了“主观认知下降”的重要性。当个体感到自己的认知能力有所下滑时,及时就医有助于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尽管痴呆症的认知症状难以逆转,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缓解部分精神行为障碍。
2024年,两种针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临床试验表明这些药物能够延缓病情恶化速度。郁金泰教授强调,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促进早期筛查至关重要。为此,他所在机构开设了专门门诊以期尽早发现病例。
目前,社会各界正共同努力提升人们对老年痴呆症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开发了一种便捷高效的电子游戏式筛查工具,在多个社区推广使用。面对家中有痴呆患者的挑战,岳玲建议提供心理支持给那些肩负照顾责任的家庭成员。
在上海这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许多人分享了自己照料患病亲人的故事,呼吁给予更多关爱与理解。在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来自亲友的支持成为患者最宝贵的财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