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滨海地区高速公路低影响高品质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广西首个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这一成就标志着广西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智慧绿色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在新时代交通发展的浪潮中,广西积极推动高速公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从政策支持到规划引领,全方位布局,对高速公路智慧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给予资金补贴,并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致力于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智慧绿色高速公路网络。
广西高速公路建设正朝着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和服务提升的方向迈进,实现公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强劲动力。
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就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深植入。随着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如何减少对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以及对居民生活和沿线生态环境的干扰成为重要课题。钦北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提供了成功范例。该工程依托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开展,集沿边路、沿海路、疏港路、生态路、旅游路“五路”特点于一身,意义重大。
钦北改扩建指挥部指挥长杨凯吕介绍,在确保安全快速施工与通行能力的前提下,项目合理运用新技术,最大程度降低了对沿线生态环境、交通通行及居民生活的影响。铁山港跨海特大桥是控制性工程之一,改扩建过程中采用“泥浆回收远运处理”等先进工艺,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经过数百天的奋战,大桥顺利建成,成为对接东盟陆海新通道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杨凯吕认为,该示范工程大幅提升了项目建设水平,废旧材料再利用率达到100%,对全国改扩建工程有重要示范作用。
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低碳施工成为衡量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广西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建造,提高绿色低碳程度。苍梧至容县段项目全长105.3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智慧梁厂内,机器人精准完成一系列加工工序,大幅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施工标准化水平。岑溪至大新公路智慧梁厂引入BIM+GIS、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集控与信息化管理,践行绿色环保施工理念。
高速公路建设的提质增效不仅体现在建设过程,还体现在智慧化运营全流程。南宁沙井至吴圩高速公路作为交通强国试点和广西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在智慧化运营方面走在前列。沙吴高速已建成广西首个收费站智慧通道、全国首条ETC和C-V2X融合的智慧高速,并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车路协同。全线布设摄像机、毫米波雷达、边缘计算节点和路侧单元,提供实时精确的位置信息,极大提高事件识别和处理速度,提升道路通行安全性。此外,沙吴高速还打造综合云控平台,融合应急指挥系统、车路协同应用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等,对整个高速公路进行高效管理和调控。
广西将继续推进智慧绿色交通发展,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和绿色低碳建造水平,为加快建设“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交通强区发挥重要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