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5年全市教育领域改革突破的系列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这些措施旨在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发布会重点解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间活动时间调整和中小学生假期托管服务两方面的内容。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课间活动质量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原则上将小课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调整后,学生到校时间、上午上课时间、午餐午休时间保持不变,下午放学时间小学顺延10分钟、初中顺延15分钟。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严禁出现课间活动“圈养”管理行为,教师要督促学生走出教室,开展室外课间活动放松身心;鼓励课间活动适度留白,给学生留有自由自主活动时间,积极营造多姿多彩、健康活泼的新型课间生态。
为做好这项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统一部署,科学实施。在全面总结2024年全市20所试点实验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优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间活动优化安排、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要求等内容。实行“长短弹性课时”,指导学校结合校车安排、错峰就餐等因素,因校制宜,合理调整课时时长。制定全市层面的小学和初中作息时间表,供全市参考执行。确保“每天校内运动2小时”,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行实施每天1节体育课,并增加体育活动课。
为解决学生假期“看护难”问题,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要,从2025年寒假开始,威海市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按照“学生自愿参加、教师自愿参与、家长自愿选择”的原则,提供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看护服务、兴趣活动和研学实践等活动,重点解决城镇双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的假期看护问题。目前,全市共有154所中小学校、146处校外资源参与寒假托管工作,实现有需求的学生应托尽托、全面覆盖。
为做好这项工作,采取了以下措施:部门联动,合力保障。市教育局与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资源,拓宽假期服务渠道。整合力量,丰富内容。组织动员教师、文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1180余人,依托专业特长、利用科教资源,参与假期托管服务。加强保障,规范运行。将假期托管服务纳入威海市课后服务平台统一管理,提升资源调配水平,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针对15分钟小课间,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安排,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活动时间走出教室,室外放松休息、有益社交及适量活动。针对30分钟大课间,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实施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体育大课间活动,两次活动总时间不低于1小时,着力打造“奔跑的大课间”。同时,严禁学校和老师出现挤占课间活动的行为,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得随意拖堂或占用学生课间活动时间。
为缓解中小学生寒假“无处去、看护难”等问题,解除家长“后顾之忧”,早在2024年底,市教育局就提前谋划,协调多个部门,广泛挖掘各类托管资源,协同发力共同打造“爱的家园”。共组织动员了154所中小学校和146处校外场馆机构参与今年的寒假托管服务。学生如有参加校内托管的需求,可直接联系班主任报名;如有参加校外托管的需求,可登录市教育局官方网站或公众号公布的各部门托管资源,就近报名参加校外托管服务。
为促进中心城区普通高中特色高质量发展,从2025年开始,优化调整中心城区中考艺术体育特长生考试内容、专业分值设置和录取办法。改进录取办法,艺术、体育特长生均实行综合成绩录取。优化体育特长生考试内容,取消身体素质测试,只进行专项技术测试。对特别优秀体育特长生破格录取,放宽部分考生初中学业考试及考查科目等级要求。2025年艺术体育特长生的报名考试时间初步安排为3月中旬开始中考报名工作,3月下旬进行艺术特长生专业测试,5月下旬进行体育特长生专业测试。艺术特长生的考试项目和测试办法及评分标准较往年没有变化,体育特长生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新增游泳和男子橄榄球两个项目。所有体育专项的测试办法及评分标准将于1月24日公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