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然大涨近400点,走势与预期相悖。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人民币持续走强,截至北京时间1月24日16:3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7.2432,较1月初的7.37附近最弱位置累计上涨近1300点。
特朗普态度的变化主导了市场变化。尽管他在就职后表示要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25%的关税,但对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关税计划有所降温,这缓解了市场的紧张情绪。本周二开始,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空头出现踩踏,人民币对美元升至7.28附近。到了周五,离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至7.24附近。
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表演讲,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会“非常好”,但也必须是“公平的”。他还在采访中提到,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称,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利于世界。
早前,华尔街机构曾预测美国将于2025年一季度宣布对约四分之三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60%关税,并在2025年三季度到2026年二季度之间分阶段实施。此外,当时市场担心特朗普可能会对各大贸易伙伴国征收普遍关税,这可能对中国冲击最大。与这种极端预期相比,当前人民币的反弹显得合理。
外汇专家刘杨表示,此前市场的关税预期过高,贬值预期过满,美元人民币多头过于拥挤。他认为,只要中美关系阶段性改善的主题不变,人民币升值趋势将持续,短期内可先看7.2这一关键的技术点位。
早在本周二,人民币对美元触及7.28时,多位银行交易员表示,海外对冲基金此前在人民币看跌期权上的押注过于集中,市场逆转容易造成踩踏。某外资行策略师认为踩踏尚未结束。到了周五,某中资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指出,美元对人民币下跌的情况看起来像是踩踏,需等待止损盘(人民币空头)清仓后再观察后续趋势。
未来,特朗普的言论仍将主导市场波动方向。高盛北亚及中国利率、外汇策略师孙璐认为,许多问题可以与中国谈判,如购买更多美国商品、知识产权保护等。贸易调查的最后期限是4月1日,因此可能需要最多3个月的时间才能对关税行动进行评估。
中国内部因素也可能对汇率构成支撑。一方面,中国央行近几日大幅调强人民币中间价,显示了维稳意图。另一方面,周四和周五中国股市上涨,主要受《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推动。监管部门要求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加大本地投资力度,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将增加10%的A股投资,大型国有保险公司需将新保费收入的30%投资于本地股市,投资规模至少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考虑到债券收益率下行,存量保险资金对股票的配置比例也将稳步提升。今年A股市场有望迎来合计约一万亿元的保险资金净流入。
然而,在关键阻力位附近,人民币多头仍显谨慎。交易员正进一步观察未来几天的中间价信号。由于美国经济表现强劲且中国通胀较低,境内美元买入的流入可能仍然强劲。中资银行H股的股息相关外流将在1月末或2月初进行,接近中国新年(1月29日),出境旅游相关的美元买入也可能支撑美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火星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article/1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