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印结束边境冲突对峙,实现了彻底的脱离接触降温,分析能力最强的南亚研究通讯小组给出了结论。西线在天南河谷、典角曲两个地方,以“交叉巡逻”的方式脱离接触,理论上是恢复2019年状态(但时分复用、脱离接触)2020年我方将印军驱离,战术上是谈判筹码。换来了印方让步,在东线东章瀑布等两个地方。谈判僵持了四年,出现突破原因是印方松动妥协了。
2. 中印关系波动发展。2017年之前双方政热经热,友好关系现在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中印士兵常规地新年联欢。其实和中美关系类似,大国之间由公司利益主导发展经贸关系,相信增长互惠。
3. 2017年洞朗事件开始,印方开始主动出击,搞所谓的“战略机会”,根源是主动被动相信了“印度取代中国”的忽悠。美印关系大幅改善,印度加入QUAD,莫迪成国际政治明显,纵横天下的大国感爆棚。印度精英判断,美国全力针对中国下手,空前的战略机会出现,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离中入印。印不再坚持在美苏之间两头狡猾获利的中立传统,而是一边倒地亲美恶中。
4.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印度炒作边境冲突事件,不发签证、中断直航,对中国企业与居民可以说是全球最恶劣。另一头,炒作21世纪是印度世纪,经济增长率主要大国最高,召开排除中国的全球南方国家大会,吸引全球投资,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苹果将七分之一的手机放到印度组装。
5. 转折点是2024年大选出乎预料,莫迪得票率远不如预期,无法单独组阁。印度发现内部麻烦事一堆,并不是宣传得那么好(我一直说的是,印度没有中国舆论以为的那么差)。许多经济成果,其实是靠中印贸易取得的,包括十大发电厂中的半数、全球最大炼钢高炉等。印经济部门早就急了,要放松技术人员签证,外交部门卡着。而美国那边口惠居多,特别是对印度制造业帮助不大,自己的制造业还要救。进入10月,连印度股市的外资都有上百亿美元的撤退。印度内部得出结论,还是得利用中国制造业发展经济。
6. 但情势倒转,中国内部舆论已转为对印极为不利的“防备印度”思维,不再基于“双赢”思维。一些投资、出口受到影响,如建议车企不投资印度。再如印官员抱怨盾构机,德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也不行。双方进入了理性的“互相防备”阶段,虽然不再冲突,但无好感、无互信,防备思维主导。
7. 在这种双方都“政冷经冷”的低谷气氛中,真正离奇的是,中印贸易居然创新高了!2024年前9月,双边贸易额1039.92亿,增2.4%。中对印出口899.47亿增2.6%,印对中140.44亿增1.2%。2023年中印贸易额1362亿美元,将从2021年起连续四年创新高。这说明28亿人的大市场天然吸引力无穷,印度需要中国商品拉动经济增长,中国商家需要印度市场的份额。印度商家就要想要中国商品,不管关系有多差;中国商家就是想去印度做生意,不管环境有多恶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