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霸权焦虑”已经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有美国高官宣称中国是“史上最大挑战”,连“冷战都显得相形见绌”。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者米尔斯海默最近来到中国,也说美国容忍不了竞争对手,中美发生冲突在所难免。
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战略误判,一个深层次原因就在于美国总是以己度人,从西方争霸历史和地缘政治视角审视中国,狭隘地把中国的“中”解读为“中国中心论”。有人说,中国自古就自诩“中央王国”(Middle Kingdom),有着统治世界的“天命”。中华民族复兴就是要挑战和取代“西方中心”和“美国霸权”,重返世界中心。
不要小看这种话语陷阱的危害性,它已经成为美西方构建中国源头叙事、抢夺中国话语权的底层逻辑。有了“中国中心论”打底,他们就可以不断花样翻新,抛出“中国称霸论”“中美冲突论”“新冷战论”“中国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变种版本。
他们还可以把中国的和平发展说成是“战略伪装”,把中国在南海正当维权说成是“霸权扩张”,就连我们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也可以给扣上“打造当代朝贡体系”的帽子。结果就是,中国的发展被抹黑,中国的义举被误读,各种关于中国的阴谋论大行其道。
要破解“中国中心论”,先得搞清楚中国的“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蕴含着多少古老智慧。
▲ 中国之“中”,在于执两用中、守中致和。
一
“中”是“执两用中”的哲学思维
如果说西方文明习惯用“一元中心”“二元对立”来看待世界,那么中华民族从文明伊始就形成了“一分为三”“执两用中”的思维方法。
中国最早的典籍《尚书》就提出“允执厥中”思想,即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被后世朝代奉为“万世法”。《周易》的“中正”概念,《中庸》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都是在讲“执中”的哲思。
中国人相信,“过”与“不及”都是偏激,“中”才是正道。千百年来,“执中”思维已经刻进中华文明的基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文明底蕴和思想基础。举世闻名的北京中轴线、故宫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殿),正是“执中”概念的具象表达。
▲ 从景山上沿着北京中轴线向北眺望鼓楼(摄于2024年8月)
西方文明从源头就与此大相径庭,更倾向于“执其一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中”是一种理想状态,但现实中难以实现。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构成西方逻辑三大定律,而排中律坚持认为“中”是必须排斥的混淆状态,只能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友即敌。
从历史轨迹看,西方思维的片面性,一方面促成了其逻辑思维的深刻,但也必然导致偏执极端,酿成无尽灾殃。
二
“中”是系统集成的发展之道
《中庸》讲,“不偏谓之中”。“中”就是不偏离中道,同时兼顾左右,集大成者。正是中国坚持包容万象、无问西东,才把水火不容变成了水乳交融,把左支右绌变成了左右逢源,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传统大国的现代化道路。
▲ 座落在北京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的西什库教堂,建成于康熙四十二年。其主体结构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建筑(中间),正门两旁有两座中国式碑亭(两侧)。
比如,经济上,中国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让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紧紧相握。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权利与责任,这些西方看来相互抵牾的要素和价值,经过我们的有机统筹,构成了矛盾统一体。
政治上,我们把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既有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又有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协调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安全与发展等关系,开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比之下,西方一直在东奔西突,走下一条“Z”字型弯路。仅从二战后历史看,西方从提倡凯恩斯主义的福利国家,到推崇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再到近年来反建制、反新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强势崛起,其发展路线如同烙大饼般不断翻转,而每次“翻烧饼”都给世界特别是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灾难。
在当下的美国,人们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态度正在由崇拜变为仇视,而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泛滥的代价却要全世界来买单。
三
“中”是天下大同的和合理念
中国古人认为,“中”为体,“和”为用,体用兼备、明体达用。“守中”是为了“致和”,也就是达到“和合”的理想秩序。“和合”理念蕴含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治理观、以和为贵的道德观,成为中华民族和平性的文明基础。
在中国人眼里,“和”的核心精神是相互尊重,“和”的前提基础是求同存异,“和”的实现途径是对话协商,“和”的理想状态是美美与共。只有理解了“和”文化,才能真正懂得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什么样的国家。
在与别国打交道时,中国始终坚持与人为善、先义后利,一直是世界上和平纪录最好的大国。最近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接受瑞典记者采访,口口声声说中国对北约“构成威胁”,结果被主持人当场怼得哑口无言,因为他举不出一个过去40年中国对别国进行军事干预的例子。
在热点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一边,践行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面对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中国坚持客观公正、标本兼治,积极居中斡旋、劝和促谈,团结一切国家为和平奔走尽力。
反观美西方,哪里有火星就往哪里扔柴,在危机中源源不断拱火递刀。根据美国国务院自己的统计,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超640亿美元军援,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金主”。美国布朗大学统计显示,2023年10月以来,美国至少向以色列提供了179亿美元军事支持。最近美国还被曝在以色列部署“萨德”系统,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生怕冲突降温。
就拿反恐来说,美国数十年来只知以暴制暴,却不触及发展、治理、民生这样的深层次问题,导致“越反越恐”。调解国际矛盾也是同样道理,一味拉偏架、谋私利,裂痕只会越撕越大。
四
“中”是大国安身的治理智慧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从更广维度看,“中”既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理之道,也是大国兴衰成败的智慧密码。中国的统一性、包容性、影响力、感召力,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中和”思想。
美国之所以长期领先世界,也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中”。比如,美国调和有产和无产的矛盾,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美国大选期间,尽管两党针锋相对,但一旦当选,还是会向“中”回归。美国也曾一度推动建立相对包容的现代国际体系,较为广泛地参与全球治理。
然而,看看今天美国大选的戾气和撕裂,再看看美国国内族群对立、中产萎缩,国际上退群孤立、四面树敌的乱象,就知道这个国家正在远离“中道”,在歧途上狂奔。
▲ 2023年4月,支持和反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民众在纽约曼哈顿刑事法院外的抗议活动中对峙。
道路决定命运,大国若失其中道,迟早要走火入魔。超级大国,没有他杀,只有自杀。根本没人要取代美国,只是美国自己一步步把路走偏。美国若不幡然悔悟,国际信誉只会更快流失,国际地位也将更快滑落。
由此可见,中国之所以为“中”,指的是以“中和”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而非地缘政治意义上的“中国中心论”。正如2023年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到的,中华民族有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以这种“中和”思想检视,一超独霸本身就是一种“国霸必衰”的极端思维。
中国崛起不同于历史上的大国争霸,不是地缘政治事件,而是一种文明现象。可喜的是,国际上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看中国的眼睛正在亮起来,“中”的文明含义正在被更多人读懂。
即便是曾经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学者艾利森,这些年也逐渐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兴趣,了解到春秋时期从争霸到融合的“吴越同舟”,认为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没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开始探寻中美和平共存之道。
▲ 2024年3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在一场发布会上表示,中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可以借鉴“吴越同舟”故事中蕴藏的智慧。
“中和”是中国先贤的智慧,却在今天越发闪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我们这个星球,正在从你争我夺、你输我赢的二维零和世界,演进为多极共存、多元共生的多维立体世界,而这个“体”,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执中和合之国,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