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10万名员工发起了罢工,以表达他们对公司减薪、裁员和关闭工厂的强烈不满。这场劳工行动中,工会代表对管理层的指责尤为尖锐,他们认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市场上的落后,尤其是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相比,是公司高层决策失误的结果,而普通工人却被迫承受减薪的后果。
德国的汽车产业未能实现产业升级,仍然依赖于内燃机和变速箱等传统技术,导致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大众汽车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遭遇了15年来的首次亏损,销量同比下降10.2%,第三季度销量更是下降了15%。2019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曾达到423万台的高峰。
大众汽车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从去年的43.4亿欧元大幅下降至15.7亿欧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42%,利润率从6.2%降至3.6%,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竞争力不足和性价比低,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
不仅是大众,德国整个汽车相关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采埃孚、博世、舍弗勒和蒂森克虏伯等公司纷纷裁员,这些曾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优势的产业,如今正面临转型的困境。德国汽车产业直接雇佣了约79万人,间接创造了数百万就业机会,如果大众等品牌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都将受到影响。
工业4.0是德国在2013年提出的概念,旨在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个性化产品供应。然而,目前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际上是中国本土的汽车“超级工厂”,这背后需要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全产业链工业体系。
德国本可以利用俄罗斯的能源和华为的5G通信技术来完成工业转型升级,但由于政治因素,德国选择了与美国站在一起,参与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供应受阻,工业发展受限。
德国的政治决策受到外部影响,缺乏独立性。历史上,德国和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在战后得到了美国的扶持,发展了制造业。但现在,这种支持似乎正在消失。
德国工人的降薪和失业引发了同情,但当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赚取巨额利润时,他们并未关心其他国家的劳动者。德国车企的利润主要用于养活本土的高收入群体,而忽视了第三世界的劳动者。
德国人的高薪、假期和高福利依赖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旦这个市场抛弃了德国,他们的高福利和高待遇也将难以维持。
德国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包括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以及采埃孚、博世、舍弗勒和蒂森克虏伯等零部件供应商。随着中国钢铁和铝产业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德国的传统优势正在受到挑战。
欧洲人强调“百年传承”和“工匠精神”,但这种长期依赖专利和智商税的模式,最终将被市场淘汰。德国在精密制造、汽车和化工等高附加值产业上的优势正在减弱,而在新兴的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和AI产业上,德国已经全面落后。
德国错过了信息技术革命,通信网络无法支持智能制造,导致工业4.0的愿景难以实现。德国的两大样板工厂,博世集团的洪堡工厂和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都面临着关闭或减产的命运。
能源价格飙升和经济疲软导致部分企业迁离德国,德国作为汽车制造中心的地位受到冲击。在俄乌冲突中,德国站在美国一边,导致能源危机加剧,工业出现大规模衰败和外迁。
德国选择党党首魏德尔女士讽刺地指出,德国总理舒尔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帮助美国“干掉”了德国的制造业。德国汽车60%的利润来自中国市场,但他们并未对此表示感激,反而在技术和产品上对中国进行封锁和制裁。
工业汇聚的方向代表着文明的发展方向。德国的政治决策者在议会上发表激昂的演讲,指责政府是“美奸”,但这种指责并不能改变现状。德国的工业未来,需要更加尊重科学和技术,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火星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7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