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年到成年,这样的话可能大家都不陌生:
“一切都得靠自己,别指望着别人。”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谁也靠不住。”
“遇到难题就得自己解决,别去麻烦别人。”
……
因此,很多人从小就学会了不去打扰别人,不成为别人的负担,不欠人情。我们知道了如何隐藏自己的需求和弱点,让自己显得“独立”“自强”。我们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害怕自己看起来软弱,甚至害怕被拒绝。每当内心渴望支持和帮助时,总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别麻烦别人,这都是你的责任。”
我们表面上看似“自强自立”,内心却常常被无助、孤独和疲惫所笼罩。多么希望在脆弱、无助的时候,有人能伸出援手;多么渴望一句“我来帮你”的温柔安慰。可“帮帮我”这么简单的三个字,却像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完全依靠自己
可能是受过伤害的表现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喊妈的孩子有人疼”。孩子天生就懂得寻求帮助,知道用哭声表达需求,用“喊妈”来传递依赖。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不哭不闹、不喊不求,把一切藏在心里的呢?是从第一次哭泣被训斥“这么点事也哭”的时候,还是听到“长大就要懂事”这句话开始,或是在发现依赖别人只会换来“你真麻烦”的评价后?
渐渐地,我们学会了完全依靠自己,变得过分懂事、过度独立,却没意识到,过度沉默和隐忍只会让我们变得“透明”。这种“受伤了——没人疼——自己扛——更受伤”的消极漩涡,让我们在试图保护自己的同时,把自己困在孤立无援的深渊里。
完全依靠自己,可能是角色颠倒后的副作用
怎样才算懂事?在多数大人们的眼中,不制造麻烦,不带来负担,不让人操心,懂得自理,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本来是撒泼打滚的年纪,却学会了委屈忍耐;本应该被呵护娇宠的时光,却反过来要为大人提供情绪价值,成为大人的情绪“容器”,装下他们的疲惫、压力和不安。
这种孩子与父母的角色发生了颠倒,父母将自己未满足的情感、身体或心理需求强加到孩子身上的现象,被称为“亲职化”(Parentification)。简言之,就是孩子承担了父母的责任,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孩子被父母化了。
如果说因贫困早当家的孩子,通过承担家务、照顾兄弟姐妹等任务经历了工具性的父母化,那么在情感上过早成熟、承担起安抚大人情绪、调解家庭冲突责任的孩子,则是情感性的父母化。他们牺牲了应有的童真与依赖,用超越年龄的方式支撑家庭的情感平衡。
根据韧性理论(Resilience Theory),适度的工具性父母化,即承担一些没有超出孩子发展能力的家庭照顾责任,且得到父母的认可与欣赏,或可能会产生积极的成长结果,例如变得更成熟、更有责任心。然而,大量研究成果也揭示,孩子被工具性父母化的过程中,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是并存的,例如会造成孩子在情绪管理上出现问题。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情感性父母化和工具性父母化并非彼此排斥,它们可能在不同层面上交织存在。被工具性父母化的孩子,一定程度上也会被情感性父母化,也就是说,既要承担照顾家庭实务的责任,又要承担安抚父母情绪的工作。研究发现,情感性父母化比工具性父母化更具危害性和破坏性,属于一种童年创伤,是导致孩子极端独立的关键因素。它剥夺了孩子应有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他们过早地面对生活的重压。这种极端的独立并非真正的成熟,而是孩子在缺乏适当支持和关爱下,被迫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因此,被亲职化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表现出以下几种行为和心理特征:
过度独立:不愿意依赖他人或不敢寻求他人的帮助;
情感压抑: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处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时容易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责任感重:往往仍然感到自己需要承担家庭或他人的责任,甚至可能过度投入于照顾他人,忽视自己的需求;
价值感低:可能将自己的价值与“照顾他人”或“承担责任”挂钩,常常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关爱和照顾;
回避关系:可能害怕过度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再次成为他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5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