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为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通观会议主要内容,有如下八大看点:
第一,强调“稳住楼市股市”。楼市和股市都是信心晴雨表,也是社会财富的稳定器,这两大市场稳,社会信心就足。9月以来,中央已经在财政、货币、税收等政策上作出一揽子安排,取消一系列楼市限制性措施,增加股市专项货币政策工具,楼市、股市稳定已经见效。接下来,要根据市场走势和供需矛盾,加强政策性调节和市场制度供给,实现两大市场供需稳定和平衡。同时,要严格执法,打击非法套利行为。
第二,明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逆周期调节具有显著杠杆作用。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意味着适度提高赤字上限,扩大债务规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示着将进一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让流动性适当富余一点。市场当中钱多一点,各类主体腾挪的空间就更大一些。当然,财经纪律和市场监管不能因此松懈下来,政策给力不等于减少监管。
第三,要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国内大市场是极其重要的“要素配置场”“创新活力场”“产业升级场”“财富积累场”,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就是在投资、生产、服务、流通、消费、财富管理等各个经济运行环节提高效率、催生效益、优化循环,让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投资者都感受到市场活力、增值魅力。要大胆解放思想,在确保用户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消费场景。要注入文化涵养、增加大众的获得感。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含金量,需要深化改革,把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都用好、协调好。
第四,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具有不同定位,前者更像“阳春白雪”,后者更像“下里巴人”,推动两者融合发展,对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我们处在内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外部打压加剧的历史阶段,不可能重复西方七国那种一步步科技创新、再一步步产业创新的发展模式。正所谓“前有科技埋伏、后有产业追兵”,我们必须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起来,统筹推进。具体来说,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具有产业优势的领域,要加紧掌握技术优势,实现技术突破。在未来产业领域,要提早介入、谋划、发展。
第五,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风险总是与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竞争相伴而行的,特别是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因监管经验不足、腐败问题尚未清底、产业竞争叠加外部侵扰和争夺,一些特定领域容易积聚风险。为此,必须警钟长鸣,持续加强风险预警、防范、评估、认定、化解机制;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经济金融风险,既要重视人的因素,也要加强制度约束。此次将“重点领域风险”与“外部冲击”一起强调,主要针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发起的疯狂举动,体现了内外统筹思维。(请参阅:应对美方打压,完全没有“火药味”是不可能的。)
第六,要求“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改革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推动经济金融向好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准的愿望,需要“标志性改革”。就近期而言,重点改革任务包括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完善消费税分成机制、农村经营性土地入市、拓宽地方财政财源、促进民营经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住房租售并举等。要通过标志性改革,让人民群众分享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第七,要求“加强预期管理”。预期管理,包括收益变化预期、风险走势预期、结构调整预期、环境波动预期、个人选择预期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公平公正预期和分配预期。只要制度是公平公正的,老百姓其实并不怕吃一点苦、忍一时饥,所以,加强预期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制度越来越公平。同时,宣传舆论方面,要既报喜也报忧,与老百姓心贴心、同频共振,否则,就是失败的宣传和失败的舆论。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第八,重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稳就业、保民生、防范化解风险非常重要,是一个基础;同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要兼顾当前速度与长期稳定发展、一时的速度与整体经济质量之间的关系。既要保一定增速,更要防止“速度崇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可以实现的速度与需要防范的风险统筹起来,实现速度和质量均衡,防止积累不必要的风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