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新闻,一个北大毕业的家长,孩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数学都只靠六十多分,然后家长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理念错了,也有人发出感慨:看来北大毕业也不能和会教育孩子画等号啊!
作为家长来说,心情是很好理解的——我堂堂北大毕业生,儿子不说今后一定徜徉未名湖畔,起码拳打北海幼儿园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结果现在别说徜徉了,简直就是在及格线上徘徊,这还是小学啊,以后初中怎么办?高中?就这个成绩还读什么高中?
事实上,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看这个事情。首先,清北家长的孩子进清北的概率虽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但也仅仅“高达”百分之一多一点。所以清北家长的孩子不如自己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以孩子是否进清北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99%的清北毕业生被冠上不会教育的帽子看来是跑不了的。然而你要考虑到智商的均值回归,还要考虑到万一另一半稀释了清北一方的智商等等的因素,所以说清北毕业就不会教孩子这个事并不是天然成立的。
其次,教育确实是非常专业的活儿。而且如果只有理论从来没有实践的,写写论文可以,真的教学生就惨不忍睹。如果哪个专家从来没有在教学一线干过,就是靠论文当了专家,那他的话可以不听。
教育的规律性和孩子的个性是一对矛盾,只要亲手带过学生或者娃你就会发现,很多教育规律到孩子地方是行不通的。光看书或者听专家讲,自己一上手就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新闻中的这位父亲就是坚信快乐教育,结果孩子成绩一塌糊涂,这就是理论和实际的严重脱节。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家庭教育中,身教的作用是大于言传的。从统计意义来看,如果父母是清北的,那么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工作习惯还是会比一般的家长要来的高明一些。孩子耳濡目染之后,其实也是会有收益的。
其实教育这个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高手熏着。哪怕孩子真的是个笨蛋,跟着高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有样学样,时间久了也不会是个俗手。所以哪怕爹妈不懂教育,只要自己有水平,孩子天天这么照葫芦画瓢的,一般来说也不会很差。
何况就算人家完全不懂教育,只要当了爹妈以后开始琢磨,怎么把一般规律和孩子个性结合起来,加上对信息的收集、筛选、分析能力远超常人,孩子起步就比一般家庭孩子要有优势。只不过家长自身光环比较耀眼,孩子相对自己来说可能显得一般,可要是放人群中还是相当优秀的。
但是如果父母是清北毕业的,孩子考试考六十几分,这似乎也实在是有点交代不过去的,所以这才是新闻。本身清华北大他就是天然的热点和流量,而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观念又如此的深入人心,这样的反差才值得报道啊。你要换个浙大的爹,娃考六十几分,这还有什么热度,这不是应该的么。。。
说白了,这就是个小概率事件,乐呵乐呵就完了,千万别下个你除了会读书,啥也不是的结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