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发展成熟的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也就越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个几千几万人的企业不会因为缺了几个员工而无法运转。而从员工的方面来说,上过班的人都应该明白职场中的自然加薪幅度并不会太高,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涨薪,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跳槽。因此,正常的企业管理者都会做好技术部门的员工频繁离职的准备。
这个东西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没有关系。比如很多高科技企业,招聘的员工以硕士、博士为主,这些人一进去就要从事一些高端技术的研发。可即便如此,这些企业离职了几个员工,整个项目会推进不下去吗?显然也不会。只要这些企业的员工不是集体性的大规模离职,只要这个企业的技术人员的架构还算完整,或者说员工的流失速度不算太快,能够给企业一个充足的招聘新员工补充的时间,那么企业并不惧怕技术人员的离职。
说句难听的就是说一个几千几万人的企业,要是因为几个技术人员离职的企业就干不下去了,趁早关门吧。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比如说百度,从我上大学的时候到现在,经常能看到百度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招聘过来,然后过几年这些科学家又会离职,再次引发一些公众讨论。当然百度的行业地位确实是在不断下降,但这里面更多的是经营策略、市场方向的问题,不是说因为几个科学家离职,这个公司就做不下去了。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对于之前一直讨论的很多的所谓专业壁垒的问题上,我会经常说不要过度的抬高或者迷信所谓专业壁垒。因为专业壁垒只是表明你学习某个专业或者进入某个行业的难度,但难度的大小与其是否可替换之间并没有任何必然关系。事实上,正是因为理工领域人才培养的标准化程度比较高,以及大型科技企业都是需要成千上万人一起协作的,所以真正决定一个专业或者一个行业是否热门的就是市场需求。像是前两天OPPO关了他们的杭州研发总部,大量的从事芯片研发的技术人员也被裁掉了,你能说研发芯片没有专业壁垒和技术含量吗?可他们为什么会被裁呢?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今天很多人在高考以及考研、读博时纠结于选择什么专业,背后的原因是现代的社会生产模已经是基于不同的专业高度分化的。这意味着,很多专业虽然有极高的技术壁垒,但必须依托于某个组织才能够实现。如果组织没有需求,那就算是水平高,学的也是屠龙之术。比如一个油气勘探方向的博士,技术水平当然是有的,可要是去不了油田、石油企业或者高校,他也只能被迫转行。
正因为如此,在市场上,技术人员的薪酬基本都是有上限的。通常来说,即便是国内热门的行业,在没有任何管理职务或者不是某些技术部门的负责人的情况下,几十万的薪酬也就顶天了。想要更高的薪酬,基本上都得担任某一个层级的管理职务。有较高水平的博士去了科技型的企业,想拿到百万以上的薪酬,也往往是要带领一个团队进行研发的。
打个比方来说,一台苹果手机的价格是几千块钱,它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有很多功能和技术只有它有。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的iphone坏了,你重新再花个几千块钱买一部就是了。或者哪怕你的iphone没有坏,但是出了新款你想换,那也是花钱就能办到的事情。而在职场中,那些高技术的员工差不多就是iPhone。
一旦工作涉及到管理层面,那就不仅仅是与技术有关了。管理工作一方面当然与技术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人的管理能力或者说情商。
如果一个人认为只要自己的技术水平足够高,就可以忽略这些的话,不妨想想技术水平最顶尖的代表,也就是作为学术最高层级的院士们。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顶尖的科学家除了日常的科研之外,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到处找资金。因为现在的科研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你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养不起自己的团队,而养不起团队,科研工作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对于那些能管得到他们资金的人来说——不管是国家的基金管理委员会还是各种企业,难道仅仅会因为他们有某个学术荣誉就把钱给他们吗?
事实上,虽然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很多工作都需要高技术的支撑,但是有大量的工作真的不需要高技术。比如说理发、销售、保安、保镖、司机等等,这些工作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技术含量,但很难说他们的技术含量能跟那些高科技相比。在这些工作中,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情商。比如一个理发师,如果能够跟客人很好的交流,客人也是愿意多支付一点钱的。销售也是一样,不仅需要了解产品,更需要根据不同的客户进行差异性的交流,要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其实在市场上,高技术与高情商一样,都是稀缺的东西。只不过,高技术的门槛是显性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情商或者说某些“软能力”的价值是隐性的,同时,“软能力”的价值也是更为长期的。其实,往往是人到了三四十岁以后,才会渐渐意识到,当一个人真的失业的时候,情商高比技术高更容易找到工作。到那个时候,如果人员还不错,大公司进不去还能去个小公司,但如果只有技术,那很多公司可能连个面试机会都不会给。
对于职场人来说,有一门吃饭的“手艺”当然很重要,但不能只有“手艺”。“手艺”的价值,应该是保证一个人不需要太看别人脸色,也能相对自在的挣到钱,然而这不代表只要有了“手艺”,就可以什么都不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