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及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博出席星岛新闻集团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暨大湾区融合论坛2024”,并发表主旨演讲,指出科技赋能文化发展,而近年中国文化产业有70%以上的增量由科技创新推动。
▲王博表示,香港一直寻找自身定位,而内地及香港合作发展将会令彼此变得更好。
人工智能(AI)等技术快速发展,王博认为新技术发展迅速,但人也要同时思考技术伦理等问题,例如刷脸等技术相关的一些忧虑。 他强调,科技发展一往无前的同时,也需和“瞻前顾后”的文化互相作用,需有“向善”、“留白”的一面,即其应用要有所节制、符合人类社会道德价值观,并增进人类的自由和道德。
对于本港,王博表示,香港一直寻找自身定位,而内地及香港合作发展将会令彼此变得更好。 他认为,香港是整个中国现代文明积累最厚重的地方,是其独特的气质与优势。 王博又指,不少大国间竞争、冲突对抗类似法家对世界的理解。 世界复杂多变,他寄语希望内地、香港“自立而不自大,合群而不失去自己”。
他说香港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但同时整个香港的发展是“在一起”中完成,一个是和国家在一起,一个是和世界在一起。
秩序构建背后是价值观
王博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思想角度来讨论科技和文化,他称在讲宏观经济发展的时候,想到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对人的理解、塑造和期待。 秩序构建背后是价值观,不同的价值和秩序塑造不同的生命和世界。
他表示,中国文化有三种秩序精神,直接导致对人的不同理解。 法家对世界的理解有点像现在面对的世界,冲突对抗。 法家是用粗暴的方式构建社会秩序,构建的世界是个强制性秩序。 在法家的世界中,人是自私自利的,是被完全抽象为孤立的动物,一个人如果算法、算力很强,就会胜出。 这里没有情感,人成为工具。
而儒家认为人应是有情感道德的人,他把人性理解为善的,他构建的世界是爱和正义,塑造的是一个道德的人,是一种教化性秩序; 老子和庄子代表的道家则不追求气力、伦理,他的重点是要自由,拒绝善和恶两方面,他把人当作很丰富的,他希望每个人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生命,是一种自化性秩序。
科技的气质是一往无前
王博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系统之间。 科技的气质是一往无前、不太在意历史,而文化要瞻前顾后。 他称香港是一个特别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既可以看到过去,也可以看到未来。
他称科技是最大的变量,会引起其他的变化,如产生文化的新业态。 不过,王博认为要看到科技的边界在甚么地方,在科技无限进步的时候,要思考有没有失去什么东西。 他称现在很多地方的管理都很严格,用了高科技的技术,如刷脸。 但同时他产生很多顾虑担心,“是想要一个完全透明的生命和世界,还是有些透明又不那么透明的世界中?”他认为生命完全透明,很多意义都完全失去。 在科技向善的同时,为AI立心,才能为生命立命。
他还强调,要发展创新,留白很重要,“需要我们自己节制自己的冲动,无论是科技的研究还是运用都要留白”。 最后他指出,知识的尽头是无知,知道无知才知道自己的有限性。 不管是中国还是香港,任何一个领域都要自立而不自大。
【宏观新视野 创赋新动能】
2024年属全球政策转向的一年,由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至经济改革等转向措施,陆陆续续在各国出台。 中国自今年7月第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而10月更发布一系列增量政策,以解经济下行压力;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最前沿的地区,应相互协作,共促发展; 香港更是肩负破局改革,为中国连接世界、滙聚精英的桥梁。 有鉴于此,星岛新闻集团再度举办经济高峰论坛,邀请内地及香港政商翘楚,以至学术权威领袖,聚首一堂,就中国宏观经济作出最新解读,了解专家们独到视野。 是次研讨会内容将围绕中美经济新格局、大湾区战略及香港改革之路三方面,一同探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火星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发布者:sengche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sengcheng.com/14774.html